台州在线

残联助力康复“来自星星的孩子”

发布时间:2017-09-21
播放器

  有一群孩子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他们表面上看上去跟普通的孩子一样,但是这些孩子不太爱说话,比较孤僻,不喜欢跟人交流,也不喜欢群体生活。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往往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和艰辛,今天让我们来说说如何面对自闭症的孩子,作为父母我们能做什么,社会又能做点什么?

  小强今年4岁了,是一名自闭症患者,他来到这个康复中心已经两个多月了,现在状态好了很多。小强的母亲刘女士很是欣慰。刘女士从小强两岁的时候发现他跟其他孩子有点不一样。

  刘女士:“就是刚开始不明白是什么问题,两周多不会说话,我到了武汉去看,医生说是自闭症轻微里面的中度,当时我就蒙了,感觉怎么会这样。”

  医生建议刘女士给孩子进行康复训练,于是在浙江打工的刘女士一家人带着孩子来到路桥一家康复机构进行训练,可是一个星期过去了,孩子除了哭还是哭,没有任何改善。随后刘女士决定换一家康复机构,又来到了温岭这家康复中心,刚开始孩子也还是哭。

  刘女士:“我来的第一个月,孩子几乎上课下课全部都是他的哭声,好了我就问老师,这个应该怎么办,就说应该坚持,就哭了一个月,刚好一个月哭完了现在基本上不哭了,什么动作也会做了,进步挺大的,刚开始不会说现在会说,基本家庭称呼也会说了,水果呀什么说不清,像柠檬,他会说蒙蒙,苹果,果果呀这些就说得比较清楚,原来一句都不讲。”

  孩子的进步让刘女士看到了希望。龚鹏翔是这家康复中心的创始人,因为他的孩子也曾是自闭症患者,作为医生的他放弃了工作创办了这样一家康复中心,希望为更多的自闭症患者提供康复训练。龚鹏翔告诉记者,自闭症孩子的父母付出的比一般人更多,需要全身心地陪伴孩子,即使在康复中心也需要父母参与其中,改变观念。

  温岭市爱维儿童康复中心龚鹏翔:“家长的陪同是很重要的,还有家庭理念的转变很重要.我经常跟我们家长讲,你来我们中心之后,一定要按我们老师的方法来教孩子,而不是按照你以前的方法来教孩子。”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对自闭症的认识也越来越多,政府和社会对自闭症患者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温岭市残疾人联合会给予康复机构一定的资助,并且给自闭症家庭一定的补助。

  市残联副理事长罗海玲:“那么儿童方面,去年我们出台了儿童救助实施康复的办法,包括自闭症在内的儿童,每年补助2400元,鼓励家长发现一个,早一点去康复。”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和训练是长期的过程,不仅需要家长和培训中心的配合付出,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建立有效的康复机制,让更多的自闭症儿童能受益。